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哪些科学技巧?
对于课堂教学,教师们关注更多的是课堂的导入、教学设计、课堂评价等这些课堂教学“术”的层面,而往往对课堂教学自身的规律,即课堂教学之“道”重视不足。那么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哪些科学技巧?
1、合作技巧 目前的公开课几乎都有小组合作学习,但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是真合作还是“合而不作”?合作的效果到底如何呢?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磨合才能发挥出其巨大的威力,这种临时起意的所谓小组合作只能算是讨论问题而已。目前课堂教学中的松散的小组合作也可运用,但要注意时机。比如:老师提出问题后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思维遇到困难时,老师在要求小组讨论,最终还要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如果讨论结果仍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时,教师就要适时点拨或提示后组织继续讨论或直接讲解直至问题解决。
2、熟练技巧
庖丁解牛是大家熟知的故事,它所讲的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庖丁说:“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在宰牛这件事上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层面而达到道的水平,所以他的刀用了19年而如新的一般。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能熟练到如此程度,那么这样的课堂也许不如某些优质课那么精彩,但必然是踏实的、有效的。熟练之后才会有创新,熟练之后才会渐渐发现事情背后的规律性东西。
3、系统技巧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到课后巩固、反馈调整,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期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我们很多学校都在使用优学堂教学管理系统,立体式的实施课堂教学,有序高效。教师如果能有序的去对待自己的课堂教学,那么他的课堂应该是和谐的、有序的。
4、灵活技巧
虽然我们可以从系统的角度来把握课堂,但具体到每节课的情况却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要顺应这种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即使在一节课上情况也是瞬息万变的,用一个教案来应对课堂的种种情况显然会力不从心。因此需要教师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5、启发技巧
知识的讲解不是照本宣科,而应是启发式的。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呢?首先要注意问题的设计。思维从问题开始,要启发学生思考,必须要有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其次,要注意启发的时机。适时进行启发。这样的课堂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6、讲解技巧
语言是教学的重要媒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讲解的时间大大减少。那么讲什么、如何讲才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呢?首先,要注意讲解内容的选择。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选择讲什么很重要。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也不纯粹是口头用语,在不违背科学性、逻辑性的前提下,应尽量用学生容易掌握的语言来描述现象和规律,把一些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上就是格子匠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机构课堂技巧,格子匠是专注在线教育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旗下拥有格子匠线上教学平台、格子电子书、格子商学院等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为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老师等有教学资源者提供平台、社群、运营等一站式在线教育技术解决方案。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