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政策新规!
纵观2018 年的前8 个月,海内外教育板块都经历了较大波动,其震荡成因可总结为:新马车、新政策和增长逻辑。
对行业前景的判断。教育产业发展的本质驱动力取决于教育回报率,根据中美两国长期数据的计量结果——教育回报率在长时间维度上不断提升,因此教育产业得以穿越经济周期稳定增长。在市场对宏观经济形势持谨慎悲观态度时,教育行业被认为是拉动内需的“新马车”。
对行业供需的判断。新民促法的出台说明我国政府对民办教育行业的监管开始进入分类管理的规范阶段,今年民促法送审稿和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文件出台分别对民办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的运营造成冲击。民办教育的需求本质来源于公办学校资源与市场教育需求的错位,具体包括普及正规教育需求和消费升级需求(例如高升学率需求、国际教育需求、素质教育需求、个性化需求等)两类。2016年,我国民办教育的市场规模约为11.1 万亿元,预计至2020 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8.6 万亿元。
对优势商业模式的判断。民办教育机构的进入门槛基本可以归类于资源型门槛,因此进行异地扩张的复制难度较大,行业门槛成为决定民办教育机构商业模式的最重要因素。教育企业的价值主要由永续增长阶段的现金收入构成,对应的核心指标是成长边界和盈利能力。
(1)早教培训机构的行业增长潜力大、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2)K12培训小班机构的地域壁垒显著、一对一机构的利润薄;
(3)职业培训机构的增长天花板较低,在线培训机构的盈利逻辑大多尚未走通;
(4)民办幼儿园的市场空间在于中高端园所,品牌溢价较低;
(5)轻资产模式打开民办中小学的增长空间,民促法送审稿出台加剧政策监管风险;
(6)民办高校池可支撑高校集团通过收购模式扩张4至10 年。
教育政策10点建议:
第一,学校制度改革:认真总结学制改革经验教训,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学制改革。
第二,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坚持教育放、管、服改革,实施教育管、评、办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第三,教育法律制度创新:建立教育立法与修法全国人大首席治理制,出台教育立法的治理标准和程序,健全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
第四,教育督导制度创新:建立强化领导负责的多部门协调机制和教育“督政”常态化机制,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的领导支撑。
第五,教育人事制度创新: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课程)制度,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配套措施,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六,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创新:加快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质量评价的导向性作用、评价性作用、监测性作用,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
第七,教育决策咨询制度创新: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为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第八,义务教育制度创新: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第九,继续教育制度创新: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实施“学分银行”等个人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构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学习型社会。
第十,办学体制创新: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并建立民办学校法人制度,促进和规范我国民办教育发展。
格子匠为大家介绍的互联网教育政策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教育企业的价值主要由永续增长阶段的现金收入构成,对应的核心指标是成长边界和盈利能力。格子匠新一代在线教育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有教育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搭建一套基于移动端独立部署的在线教育平台,一站式解决推广传播、课程变现、时空限制、学员运营、升级门槛高五大痛点。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