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K12在线教育流量骤增,却不见得进入高速发展期!
“停课不停学”成为目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的主要防控措施。但是, 实际上,“课”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反而加大了疯狂力度。特别是K12教育领域的各大平台、工具商们一方面疯狂砸钱投入互联网引流广告和链接,另一方面捆绑了学校、老师、学生。
可是,在互联网的另一端,K12教育公司们却流量激增。网课本身就是他们的资源,开放一部分资源,换取流量,然后在关键处,在设置一些收费项目,可谓春风得意!
K12教育公司到底是在办公益,还是在“趁火打劫”呢?这个问题,无法辨识。我们唯有希望他们能够认清形势、摆正位置。
这一波的流量激增,是否意味着K12教育公司由此进入长期的高速发展呢?未必。
理由有三:
第一、 教育和商业无关。
孔子招学生要求“自行束脩以上”。束脩就是干肉,在2500多年前,干肉的确贵了点,但要知道,孔子的学生缴费只此一回,以后可是终身事师。
K12教育商业产品有一个潜规则:免费产品背后,隐藏着后期收费的陷阱。
以某平台上初中语文课程为例。表面上,每年语文课程差不多是1200元不等,但是围绕着语文展开的作文攻略、培优课程、寒暑假攻略、中考攻略等等,三年就逾3万,按全国市场,假定全国有20000人报读,仅语文单项,该平台就将商业做到极致。
当然,为了平衡社会价值,K12教育公司会适度平衡、调配课程收费项目和免费项目之间的比例,但这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收费项目高比例,K12教育就背离了教育本质;如果免费项目高比例,平台自己也很难存续。
曾经有一个外语教育专业平台,为了表示自己的社会公益性,将自己的课程从原来60%的免费率提高到97%后,马上陷入了困境。不知道,这次是否参与流量“盛宴”。
什么项目、什么时候该收费;什么项目、什么时候不收费?这是一个长期问题。
第二、 K12学生中的大部分,终将屏蔽掉基于电子设备的学习。
这意味着用户们将远离K12教育公司的产品,而其流量将呈断崖式下降,之前所获得的用户,大多成为“僵尸粉”。没有了流量,K12教育公司何来财源?
第三、 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正如所有互联网行业一样,市场的利基属于市场第一。老师除了自己网络授课之外,推荐给学生的网课,大多是学而思的课件,这意味着,之前已经是网课巨头的学而思,将进一步做大。相比之下,其他网课平台,或只能扮演市场的捡漏者。
因此,所谓的长尾效应,只能属于学而思这样的巨头,对于中小竞争平台而言,反而在期间自损前途。
总之,教育就要纯净化,这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则,K12教育平台和投资者,必须要想清楚,短期盛宴之后,会复归宁静。格子匠是专注在线教育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旗下拥有格子匠线上教学平台、格子电子书、格子商学院等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为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老师等有教学资源者提供平台、社群、运营等一站式在线教育技术解决方案。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