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新规落地,公立老师不能赚外快了?
在线教育经过六年的高速发展,终于迎来了国家层面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7月15日,教育部、网信办、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在线学科类培训准入门槛、聘用外籍人员情况等悉数写进规范。在线教育新规落地,公立老师不能赚外快了?
新政的落地,在短期内无疑会给在线教育机构的盈利模型带来冲击,并同时使小机构加速出局,但可以肯定的是,短期阵痛过后,行业必将迎来更加健康、良性的发展秩序。
外教信息公示
7月1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教育部、网信办、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的《实施意见》进行解读,一时间引发热议。针对连日来教育机构外教问题频发,在线上如何进行规范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线上培训机构在培训人员方面要具有完善的招聘、审查、管理办法,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公示外籍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教学经历。
企业普遍超规
“机构的线上培训平台需在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标准及退费办法,且不得收取超过60课时或3个月的费用。”除外教问题外,《实施意见》的另一点也引发广泛关注。“以前我们报过一年VIPKID的96课时课包,一次性需要交约9000元,学而思的在线课程以前也是一次性交费,比如一个秋季班涵盖至少4个月,但也要在报名时就交清所有费用。”家长夏女士如是说。
从2013年起,在线教育步入被资本催熟、狂飙突进的六年。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在线培训机构大多参考了线下培训的收费模式,一次性收取长时段、大课时包的预付费模式,由此产生的跑路纠纷层出不穷。而新政的落地,无疑会让在线教育的野蛮生长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行业深度洗牌
新政对于企业现金流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于急速扩张型企业会抑制扩张速度,以往收到的预付款主要用于企业滚动发展,比如扩大业务规模完善产业链。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持,在线教育机构的融资需求可能会增加,财务报表上的利润数字也会受到影响。对于行业而言会加速优胜劣汰,小机构如果融资困难,会面临资金链压力甚至被迫出局。
辩证来看,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一些互联网的粗犷习气:流量争夺、烧钱投放、不规范经营等,确实会影响到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另一方面,大量资金、技术、人才的注入,为传统的教育行业注入生机与活力。对于教育资源匮乏的偏远山区来说,“一块大屏”带来了希望,在线教育为解决教育均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次新政的落地无疑将给在线教育行业带来深远影响,有业内人士表示,只有每一家在线教育公司在政策指引下都严格规范自身,并把精力投入产品和服务当中,在线教育行业才能迎来更大发展。格子匠是专注在线教育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旗下拥有格子匠线上教学平台、格子电子书、格子商学院等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为中小型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老师等有教学资源者提供平台、社群、运营等一站式在线教育技术解决方案。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