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九成培训机构已整改完成,将扶持符合要求的素质教育机构

2018/12/19 16:48:40

  “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的重点。近日,教育部召开基础教育专场发布会,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吕玉刚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清理规范竞赛活动、推动落实课后服务、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招生考试改革几方面,详细介绍了2018年以来,教育部围绕“减负”开展的相关工作及其进展。

  据了解,根据各地上报的数据,截至12月12日,全国共摸排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存在问题的机构27.3万所,现已整改24.8万所,整改完成率达到90%。

  此外,作为“疯狂的黄庄”所在地,北京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一向备受关注。尤其近期,北京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方面动作频繁,受到各界关注和教育部通报表扬。

  会上,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介绍了北京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关工作情况。他介绍,北京市以黄庄地区为重点,通过电子地图确定了26个热点地区,然后建立市级专项督查组,明查暗访、集中整改。目前,北京已经整改培训机构7079家,整改进度达93.67%。冯洪荣表示,第一轮集中督查现已基本完毕,第二轮督查将于1月份进行。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新进展:整改24.8万所,整改完成率90%

  吕玉刚表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是减负的重要一环。近期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听取汇报、研究的重要文件之一,就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

  对于教育部2018年以来开展的相关工作,吕玉刚介绍,专项治理开展初期,教育部主要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召开推进会、座谈会、调度会、集体约谈等方式,推动各地加快治理整改进度。

  近期重点推进的工作则包括以下几项:

  指导各地健全教育部门牵头、市场监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配合的联合执法机制,取缔无证开展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培训及其他违规开展培训的机构。

  部署各地组建学科类培训班审核研判专家团队,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参照教育部制订的《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备案审核操作指南》,做好学科类培训是否属于超前培训、超标培训的研判工作。

  建立全国统一的,集规范、监管、举报、服务于一体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平台目前已经上线,将陆续面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等信息。

  对于吕玉刚提到的“做好学科类培训是否属于超前培训、超标培训的研判工作”,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整改工作开始后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奥数不叫奥数了,改叫逻辑思维,课程内容却变化不大。课程内容备案和真正授课间的差距如何消除?”

  吕玉刚表示,培训内容,特别是超标培训、超前培训是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重点。对于培训内容,首先培训机构班级名称要规范,针对学科要明确,针对年级要清晰,班级名称要统一,这样便于检查。

  其次培训机构无论怎样巧立名目、改头换面,从教学内容来讲,都要和国家课程标准相一致,不能超标超前。教育部会要求各地组织专家团队,发挥教研机构、优秀教师的作用,对授课内容进行研判,不是备案过就没问题了。

  发布会上,教育部还公布了校外培训整改最新进展。根据各地上报的数据,截至12月12日,全国共摸排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存在问题的机构27.3万所,现已整改24.8万所,整改完成率达到90%。

  广东、西藏、广西、浙江、上海、甘肃、安徽、宁夏、河南、福建、江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山西、四川等14地整改完成率达到95%。

  北京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集中整改26个热点地区

  北京、上海、广州一向被视为校外培训较为火热的地区,作为“疯狂的黄庄”所在地,北京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尤其受到关注。

  尤其近期,北京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方面动作频繁,包括海淀区叫停违规变相举办的学科类竞赛;丰台区对学而思、金钥匙个性化学习中心等违规培训机构进行现场执法,同时创新管理机制,探索运用app、面部识别及监控设备等信息化手段对培训机构办学行为进行全程监管等,受到各界关注和教育部通报表扬。

  发布会上,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详细介绍了北京2018年以来开展的相关工作、进展及计划。

  他介绍,2018年初,北京市启动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行动共分摸排、整改和建立长效机制三个阶段。通过第一阶段“拉网式”排查,北京市共排出校外培训机构12681家,其中存在问题的有7557家。7月开始起进入集中整改阶段后,目前已经整改培训机构7079家,整改进度达93.67%。

  在专项治理中,北京共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措施:

  开展专项治理、督查,提高指挥规格

  成立专项治理小组,定期召开市政府主管秘书长主持的工作推进会。

  从9月下旬开始,开展专项督查工作,主管副市长亲自带队,指导和督促各区加快整改进度。

  11月底,在治理整改进入攻坚阶段后,市领导召开各区委书记、区长工作调度会,要求专项治理重点区书记、区长作为工作第一责任人,提高指挥规格,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综治等相关部门,制定到年底前整改攻坚方案,明确责任部门,责任到人。

  建立十个机制,分类推进整改

  建立分类整改机制,制定《北京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标准》《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的通知》,针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办学资质不全、违规办学行为等问题的培训机构,分类明确整改标准和时间表。

  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每周统计各区整改台账,每半月向各区政府通报整改进展情况。建立整改台账销号机制,明确各类问题机构完成整改的验收标准和整改台账销号流程。

  建立工作督查机制,启动问责

  开发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排查登记、整改跟踪、备案审核、信用公示等全业务监管。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对关停培训机构存在卷款跑路风险的,要求各区提前研判、制定预案,事中防控。

  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

  建立黑白名单制度

  从11月开始,北京累计向社会公布了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474家和黑名单51家。

  建立校外培训联合执法机制,由教育部门牵头,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参与,累计开展执法检查4782次,对违规培训机构责令整改943次,依法依规对231家培训机构实施行政处罚,责令停止办学。

  抓住典型,迅速降温校外培训热点

  各区开展部门协同联合执法,对包括海淀黄庄在内的热点区域全时段、无死角集中检查,通过关停违规培训机构、压缩现有机构规模,引导规范办学等措施,推动热点区域迅速“降温退烧”,市级抽调60余名骨干人员组成3个督查大组15个督查小组,在月底前对分布在全市15个区的26个热点区域开展两轮重点督查。

  12月7日,根据群众举报,指导海淀区教委果断叫停违规组织的竞赛活动,并立即约谈和查处违规参与组织竞赛的培训机构。

  建立长效机制,研究制定相关意见。

  研究制定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规范校外培训发展的长效机制。

  召开校长座谈会,就招生入学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挂钩提出明确要求。

  冯洪荣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是分类对待的,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构,发现一个取缔一个。对于素质类机构,则要求确保安全,如果符合要求、满足需求,我们是扶持的。对于学科类培训机构,如果所有规范要求都达到了,我们也是支持的。

  冯洪荣强调,从明年1月开始,专项治理将进入巩固工作成果、健全长效机制的新阶段。北京将加强督查和检查,防止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反弹。同时探索建立第三方对校外培训机构信用分级评估和动态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学杂费专用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等措施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

  清理规范竞赛活动

  除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外,吕玉刚还介绍了清理规范竞赛活动的相关工作及进展。

  他介绍,为减轻中小学生参加社会竞赛活动造成的负担,今年2月份,教育部发出公告,对规范竞赛活动管理提出了“明确管理权限、重新登记核准、严格组织实施、强化日常监管、约束结果使用、推动社会共治”等6方面举措,同时查处了一批违规举办的竞赛活动。9月份,又印发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对竞赛的申报、认定、举办和日常监管作出详细规定。

  吕玉刚说,目前教育部正在进行竞赛的清理认定工作,工作主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资质必须符合条件,主办方必须是在中央编办、民政部登记管理的正式机构。

  导向必须正确,要体现素质教育导向,原则上不举办义务教育阶段的竞赛活动;第三,数量要严格控制,特别是对学科类竞赛数量要大幅压缩。

  坚持公益性,竞赛活动一律不得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成本。

  经过认定之后,清单之外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将一律不得组织进行。

  推动落实课后服务

  吕玉刚强调,推动落实课后服务对缓解学生下课后去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的压力而言同样重要。

  去年,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发文,对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今年,国办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普遍建立弹性离校制度,特别是明确提出,各地可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及教师给予适当的补贴,保障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

  具体实施数据方面,吕玉刚介绍,据教育调查统计,目前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等13个省份已经出台了课后服务的实施办法,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沈阳、长春、武汉等城市已基本实现了城区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24个大城市(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总体上有近七成的小学开展了课后服务。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深化招生考试改革

  发布会“减负”部分最后,吕玉刚表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能够学足学好,是缓解课外负担重的根本之策。

  他说,教育部研究制订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关于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有关意见,以切实提高中小学校育人水平,缓解校外培训热,防止增加过重课外负担。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按照计划,今年将有18个省份作为第三批试点启动新高考改革,但据媒体11月报道,第三批只有8个省市于2018年秋季学期按时启动新高考改革。为什么高考改革会推迟,有什么困难?此前浙江出现了加权赋分事故,如何保证高考改革的稳妥进行?

  对此,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按照教育部事前的部署,2014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下发以后,各省将逐步分批进入新高考改革。目前除了已经进入的上海、浙江及其他几个地区以外,其他省份还在依照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省份改革方案,现在还在进程当中。一旦方案确定,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更多教育政策可以关注格子匠了解。

拓展阅读
格子匠认为:考试类培训的学习系统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题库。让学员花更多的时间在题库里做题,模拟考试。TODAY,格子匠小编就跟大家好好介绍,格子匠的题库功能是怎么帮助教育机构的学员提升分数滴。
2021/01/22 17:06:23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教育,教育行业是所有人都会关注的一个行业。在线教育的出现给教育行业带来一些变化和新的发展。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在线教育行业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教育机构获得流量招生的成本也随之变高。今天格子匠就来和大家分享如何降低招生成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1/01/13 17:06:33
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很多新的行业,在线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教育借助互联网的便利,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助于教育公平化,也受到了大家的喜爱。但也有部分人质疑在线教育,觉得通过网络来学习,效果是不是不好。因此在线教育需要做好口碑运营,那么在线教育怎么打造良好口碑呢?
2021/01/12 17:28:10
在线教育本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因此在线教育做营销推广的时候是少不了线上营销的。线上营销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无时间地域限制等特点,大家做好线上营销能够大大提升品牌知名度获得更多用户。那么在线教育如何做好线上营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1/01/12 17:09:33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连接了消费者和服务的供应方,也在快速的发展中促使知识经济迈向了新的巅峰。对于在线教育,新一代在线教育解决方案——格子匠的创始人周星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作为迅速崛起的行业,在线教育既体现了知识的价值,也打破了传统壁垒,可谓是教育行业的全新变革。”
2021/01/08 16:15:11
如今流量获取难,获客成本高,用户生命周期短,在线教育该去哪里去寻找新的用户呢?微信小程序将是一个巨大的流量阵地!如何抓住小程序红利呢?
2020/12/30 16:25:39
相对强制性的传统教育,在线教育具有更灵活便捷的知识传播方式,也让受众拥有更多的学习途径。在线教育解决方案——格子匠的创始人周星先生在采访中谈到:“在知识付费的年代,线上教育想要谋求良好发展,既离不开传统教育课程的内容质量和内容整合,也离不开互联网支撑的教育系统平台。只有线上线下相结合,才能得到广大受众的信赖与支持。”
2020/12/27 17:14:15
虽然课程的完成率不是评价课程好坏的标准,但是提升课程的完成率可以增加学员的粉丝黏性,同时也可提升课程的复购率,而粉丝黏性和复购率,是知识分享者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所在,所以提高课程完成率是每个老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2020/12/25 17:11:46
官方公告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