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构的老师如何跟家长沟通呢?
为了提高续班率,各机构都在狠抓服务。我们不能保证,所有学员的成绩都在短短几周内突飞猛进。但,细致入微的家校沟通,却可以让每一位学员家长都印象深刻。教育机构的老师如何跟家长沟通?
(一)和家长沟通的原则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是经常性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且在沟通过程中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禁止“告状”式的谈话方法
在某些地方的学生中曾流行过这样的顺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到我家。先抽烟、后喝茶,老师走了我挨打。”它形象地反映了老师的家访多是以“告状”形式进行的。如果老师抱着“告状”的心理去与家长沟通,就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触情绪。
2.反映学生问题全在客观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要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要讲究策略性和艺术性。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同时也能感到教师是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又可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和家长沟通的技巧
班主任和家长进行沟通,应掌握恰当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1.给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3.巧妙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及修养也各不相同,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差别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讲究语言艺术。
(1)有教养的家长。接待这类家长,应尽最大努力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措施,给予充分肯定和及时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同心协力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2)溺爱型家长。接待这类家长,交谈时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表扬,然后再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尊重且肯定家长对孩子的那份感情及正确性,使家长能从心理上接纳意见。同时要恳切地指出溺爱对孩子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子女,让家长如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能因溺爱而隐瞒孩子的过失。
(3)放任不管型家长。接待这类家长,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不管不顾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教育孩子的活动。
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相信孩子,静等花开。关注孩子、和家长密切沟通才能更好的服务家长和学生,提高他们对培训机构的信任和依赖。
格子匠新一代在线教育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有教育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搭建一套基于移动端独立部署的在线教育平台,一站式解决推广传播、课程变现、时空限制、学员运营、升级门槛高五大痛点。想体验格子匠在线教育系统的朋友可以在官网首页申请试用。
